12月22日上午,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推进东北全方位振兴”专家座谈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国家级智库,东北三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与会专家围绕“回顾改革历程——东北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呼唤改革精神——如何以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加快东北振兴”“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座谈会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迟福林院长指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天召开座谈会可谓恰逢其时。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应该看到东北在这40年当中取得重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进入201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形势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在看到自己潜力和机遇的同时,可能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个背景下,2019年如何开好局,东北如何在新的一年能够有所作为,也是现在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座谈会开幕式上,东北大学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赵继代表东北大学和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致辞。赵继指出,解放思想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伟大胜利,包括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源于解放思想。面向未来,东北地区思想解放需要再深化,围绕振兴发展中的重大难点问题,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释放生产力,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和人的积极性为核心,推动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进程。 国务院东北办原副主任、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理事长宋晓梧认为,建设诚信东北、改善营商环境是新时期东北振兴的核心要务,也是东北地区解放思想的重点所在。 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认为,东北地区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未来,需要东北地区在落实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下大功夫,在东北振兴的一些关键节点上,要理出发展的新思路。东北振兴需要提振“振兴精神”,从“要我振兴”向“我要振兴”转变,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振兴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常修泽认为,解放思想是东北振兴发展的首要问题。东北地区解放思想的关键有三,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与观念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主导论向市场主导论转变。二是从官本位思想中解放出来。三是从封闭和狭隘的眼界中解放出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平等对待民营和国有经济,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包括转变合作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需要更加关注国内外市场的最新变化趋势,从中找到差距,迎难而上。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认为,要调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微观积极性。需要一是理顺党委和董事会之间关系,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二是理清政府的权责边界,建设责任型政府,同时要构建透明、公开的干部任用制度。三是创新国企科研管理体制,调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国企创新活力。 东北大学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当前东北经济企稳回升,有利因素不断集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但是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调整问题仍然是未来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需要紧密跟踪东北亚局势变化,利用朝鲜半岛形势转暖的有利时机,重塑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格局,通过扩大开放倒逼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扩大开放加快东北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顾问殷仲义认为,东北地区应紧密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变化,进一步深化中韩、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依托跨境经济特区,吸引日韩和国内先进地区投资,调整东北产业结构,加快全面振兴进程。 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姜晓秋认为,改革再出发、思想再解放、跟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加快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根本之要。与全国电商行业相比,东北地区发展比较滞后,依托互联网发展数字经济的步伐还不够快。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认为,要实现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补齐科技与人才的短板,找到东北地区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结合点,补齐服务业发展的短板。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于渤认为,东北地区解放思想的关键是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应结合东北地区制造业、农业和自然资源优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市场化建设进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飞认为,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双方在贸易、产业发展方面互补性较强。建议一是加强东北同俄罗斯主要铁路、公路、道桥的互联互通,形成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物流大通道。二是组建边境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俄远东与东北地区贸易往来。三是增强人文交流,双方智库联手合作开展研究。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孙正林,副校长徐峰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