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

产品中心

主页 > 产品中心 > 小米保护套 >

2018年彭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彭州市

...
订购
  • 详细
  • 订购
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三三六”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生态名城、产业强市、幸福彭州建设进入新阶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6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6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9元、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3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7亿元。深入研究落实“西控、北改”战略,围绕重塑经济地理,形成“两园一区”总体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定位,为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70亿元、增加值增长10.4%,被评为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绿色化工产业实现产值448亿元,年度税收贡献首次超过100亿元,四川石化项目即将完成竣工环保验收。航空航天产业蓄势起航,新引进海空动力研发与制造、3D打印等重大项目8个,完成航利产业园一期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快速集聚,实现规上产值45.9亿元、增速继续保持在20%以上,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医药单品7个。都市现代农业迈向新高度,增加值增长4.9%。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达760万吨,实现交易额430亿元。以“产业·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第八届蔬菜博览会亮点纷呈,签约农业项目8个、协议金额49.2亿元。农业综合效益快速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突破60%,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3%,濛阳、三界、九尺等镇大型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2亿元、增长39%。现代服务业迈入新阶段,增加值增长10.3%。全新布局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相继启动宝山旅游提档升级等5个重大项目建设,初步建成鱼凫湿地等一批乡村旅游热门景点,创新推出工业之旅,全年接待游客15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5亿元。彭州造“天府正装”在第22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面向全球发布。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02亿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改革推动发展、开放促进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汇聚各方资源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设立总额达30.5亿元的创新创业支持基金,成功举办中国航空动力3D打印高峰论坛等活动,新增创新创业载体1.6万平方米、成都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成功引进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项目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等多个国家和地方奖项。全年申请专利1256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1亿元。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取得省政府授权,“一支队伍管执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组建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19个部门139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下放53项权力到开发区“一站式”服务,再造政府投资项目服务流程,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惠及农户3500余户,获国办专报信息刊载推广;统筹下调水电气价格,减少企业和群众支出5800余万元;城乡排水PPP项目加快推进,盘活存量资产6.3亿元;取消、停征、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18项,完成公交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国有林场、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合作卓有成效。全国首个县级国际友城合作馆正式开馆,法国“莫雷之家”顺利入驻白鹿镇,友好(合作)城市达到13个,成功举办白鹿·法国古典音乐艺术节等重大国际活动。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健全。出台加快主导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和“一业一策”扶持政策,深化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积极搭建银政企融资合作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着力以商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引进轻型航空发动机生产、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基地等亿元以上项目32个,协议投资总额230亿元。科学规划城乡发展蓝图,紧密结合国家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开展“规划大会战”,高标准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37项。对外交通更加优化,成彭高速、汉彭路入城段改造全面完工,成彭快铁公交化运营加快推进,同成都地铁实现安检互信、同台换乘。大力推动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启动“一环一片一岸一枢纽”建设,望蜀里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南部新城置信逸都城开业,西海西街、西海北街、永经堂西侧等断头路实现贯通,改造城中村390户、老旧院落25个,新(改)建公厕10座。镇村建设持续加强,启动S106葛仙山楠杨场、丹景山永定场改线及石化安置点外联道路二期工程,建成村组道路150.8公里,新(改)建旧危桥5座,新建幸福美丽新村148个,创建成都市级以上“四好”村56个,海窝子瞿上古街被评为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新推出街(巷、楼)长制管理模式,开展行政村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3.3万户,完成“百村”容貌整治试点9个,创建散居院落示范点20个,宝山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治六大类环境违法违规“散乱污”企业6335家,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成效,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扩大一倍,淘汰燃煤锅炉158台、黄标车1269辆,推行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9天、增长13.5%,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9.1%和14.5%。碧水保卫战稳步推进,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饮用水卫生监测示范区。净土保卫战全面打响,完成20个镇(街道)耕(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探索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规模绿化全川彭州行动力度空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公益林管护和生态效益补偿5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5万亩,新增森林面积3696亩、森林蓄积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5%,白水河森林公园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深度发掘彭州文化特质,大力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转化。完成李一氓故居等11处历史文化地标维护,启动白鹿音乐小镇建设,建成“陶工户”陶瓷文创基地,桂花镇被评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文化交流亮点纷呈,蜀府国色牡丹、彭州蜀绣等特色文化产品登上国际舞台,磁峰窑白瓷文创产品在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亮相,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赛区)选拔赛、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决赛等活动,吸引大批文化名人来彭创作展演,城市文化名片更加响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镇、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全部免费开放,354个农家(社区)书屋纳入全国书屋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四季风”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80场,实现了文化盛宴群众共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累计投入资金32.2亿元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围绕学有所教,启动彭州一中南部新城校区等4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全市公益性幼儿园学位实现全覆盖,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继续位居成都市近郊县市前列,成功进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围绕劳有所得,新增城镇就业656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50人,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3%。围绕病有所医,投入3500余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完成88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围绕老有所养,建成“一站式”服务医养结合项目5个、日间照料中心52个,向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700余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围绕住有所居,严格兑付购房补贴,通过“以购代建”方式安置搬迁群众3719人,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近2500套。围绕弱有所扶,累计向9600余户困难群众发放城乡低保金近7600万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5个相对贫困村和303户相对贫困户全面脱贫,高标准完成对口支援黑水县年度任务。围绕一方平安,有序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有效应对H7N9疫情、山洪地灾等突发事件;“平安彭州”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公共安全视频探头1587个,152个村(社区)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磁峰镇“互联网+”智慧社区治理、敖平镇平安社区创建等形成良好示范,全市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2.3%,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坚持科学理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水平。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回复人大代表建议233件、政协委员提案230件,满意率100%。着力规范政府工作程序,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咨询、法制审查等制度。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开启“延时服务”工作模式,建成镇村两级“一窗式”服务试点5个,便民服务中心(室)实现镇村全覆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控行政支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6.7%。成立招标监督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土地招拍挂、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严格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190个,审减金额1.3亿元。此外,民族宗教、气象、地方志、档案、保密、对台、邮政、供销、征兵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及消防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成绩值得铭记,发展永无止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促发展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抓落实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围绕产业功能区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还不多,部分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滞后;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有待提升,新经济发展不够活跃,产业生态圈建设任重道远;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有机更新的步伐还需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有待持续加强,自然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还不够充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还有不足,群众生活品质改善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始终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聚焦中心抓落实,坚定不移促发展,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按照市委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主动肩负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回应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城市的新期待,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主体功能区为抓手,深入实施“一三三六”发展战略,奋力推进美丽彭州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名城、产业强市、幸福彭州。根据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建设美丽彭州系列部署,我们将依托“两园一区”和三大经济组团,着力重塑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全力实现彭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助力成都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突出抓好强基础、惠民生、优生态、提品质“十大工程”:规划引领工程。围绕“西控、北改”主体功能区定位,科学划定彭州成长坐标,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完成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一控规两导则和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高效推进高铁片区、龙兴寺片区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高标准编制湔江河谷生态区和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总体规划,以精准规划引领美丽彭州建设、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推动规划展览馆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其打造成为集规划展示、市民参观、招商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会客厅。产业提升工程。适度超前、科学布局“两园一区”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助推主导产业发展。投资15亿元完善成都航空动力产业园道路、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产业配套用房20万平方米,加快推动航空动力与燃气轮机军民融合发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工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航动创新研究院,努力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依托道地中药材等资源优势,加快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做强独具彭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强成都绿色化工产业园周边生态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精细化工研发中心等相关配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投资6亿元实施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项目30个,规划M—TR旅游轨道专线,强化通济极点小城市综合配套和服务承载功能,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打造国际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理水营城工程。围绕打造水润彭州,大力推进“还水于河”“借水还水”,着力构建水系连通、清波绕城的水生态体系。启动湔江河谷生态区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优先实施湔江堰坝改闸,重塑寿阳山、牛心山“两山出平湖”景观,整合文翁祠、关口白塔、天彭牡丹等历史人文资源,让“天彭门”盛景再现湔江河谷。强化水生态保护利用,逐步关闭影响生态安全的小水电,推动三河店水库建设,加快土溪河至南部新城等河湖连通,进一步扩大水域面积。加强泉水资源保护利用,打造官渠左岸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提升城市宜居水岸品质,加快呈现美丽彭州水城相融、蓝绿交汇的绚丽画卷。绿道成网工程。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加快构建“湔江、官渠、泉水”三大绿道体系,以绿道网络推动彭州优质生态本底和特色资源连点成面,加快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让高品质绿道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全面提升城市和谐宜居品质。先期实施湔江绿道莲花洞水库至西河水库段、官渠绿道左岸湿地公园段、泉水绿道九尺濛阳段等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湔江绿道葛仙山段提档升级,建成望山见水、观田游林、运动健身绿道40公里,让市民慢下脚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蓝天保卫工程。坚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构建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新建空气质量监测站10个,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全面完成在用燃煤锅炉淘汰,推进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涉气企业提标升级和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达标整治,加强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加大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治理力度,确保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提升,全力迎回“彭州蓝”,让记忆中的丛林远山、朗月星空重回人们的视野。品质路网工程。坚持把交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成环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完成成彭高速“四改八”项目建设和成阿高速、彭青淮快速路方案编制,加快成都三绕、成彭快速路建设,积极争取成彭快铁加密并逐步实现公交化运营,确保三环路和彭郫、升平、丽春3个第二通道顺利开工。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升级改造农村公路30公里。加快推进彭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成彭高速彭州入城段等重要道路节点及沿线景观,努力让交通更顺畅、景致更美丽、出行更便捷。公建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体系。以高品质和谐宜居为导向,大力推进8大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增城区、场镇公厕32座,采用政府引导、群众为主体的方式,力争两年内基本消除农村旱厕。完成1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新建污水管网50公里。完成西郊小学等3所学校改扩建,加快彭州一中南部新城校区主体施工,实施延秀小学牡丹新城校区新建项目。扩建妇计中心和第二人民医院,启动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新改建农贸市场9个,新增公共停车场3处,让更多场镇、背街小巷的路灯亮起来,努力使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群众更舒心。城市更新工程。坚持有序修补、有机更新,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传承城市记忆,挖掘古蜀、牡丹、宗教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城市旧貌换新颜,不断提升城市价值、展现城市味道。加快龙兴寺片区一期改造步伐,全面启动牡丹新城东北、西北片区改造,完成老旧院落改造10个、城中村改造558户,整治背街小巷81条。完成牡丹文化广场周边等区域17条道路“黑化”,打造特色街区8条,新增城市公园、微绿地、小游园10处以上,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气质、更有品质。幸福安居工程。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体系,提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投资7.6亿元启动丽景二期等2228套安置房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安置人员15700名以上,加快推进首批800套人才公寓建设。严格商品房预售监管,规范二手房行业交易秩序,坚决消除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努力让百姓安居、群众满意。美丽田园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再造“天府金盆”秀美风光。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宜居宜游的特色镇村,建设产村相融、田园相连、林盘相依田园综合体,打造林在田中、院在林中新型林盘聚落10个,布局具有视觉冲击、彰显乡村特色的大地景观5处以上。规划建设天府蔬香博览园,打造成为一流的大地蔬菜田园景区和菜博会永久场馆。分期实施湔江河谷彩林走廊、蔬香路沿线田园林盘等“多彩彭州”项目,营造人在景中住、景在身边留的美丽田园风光。(一)培育产业生态圈。以“两园一区”和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载体,聚焦主导产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重构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强化要素供给,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六类500强”企业5家,加快培育五大产业生态圈。延长绿色化工产业链,推动热可塑弹性体等4个项目签约,促进总投资35亿元的碳五碳九深加工等6个项目开工,启动第二气源建设,全年实现产值480亿元以上。加快航空航天产业集聚,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推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等10个项目开工,电子设备控制系统生产基地等9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金属3D打印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质效,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促进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等15个项目开工,中医药配套设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确保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增长20%以上。培育山地旅游产业特色,启动白水河旅游度假区、葛仙山体育休闲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白鹿音乐小镇景镇一体提升,完成丹景山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四川省旅游强县。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功能,全产业链布局都市农业组团功能板块,加快产业跨界融合和产业链垂直整合,新建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3.6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53亿元以上。(二)培育发展新经济。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加快构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七大应用场景”,培育扶持一批潜在“瞪羚”企业,集聚新经济企业100家以上。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完成智慧彭州指挥运营中心建设,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围绕“天府正装”、陶瓷文创等特色资源,优化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创和现代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小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建设再制造产业集聚区,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依托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龙头项目,加快农产品物流智慧化建设,形成以电子化集中结算平台为支撑的农物流品牌。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善待新经济、支持新经济,促进各类要素向新经济领域有效聚集,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加快构建具有彭州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三)培育双创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创业成为彭州发展的永续动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楼宇等资源,建立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创新创业苗圃,运营好双创中心孵化器及其标准化厂房加速器,积极筹备“菁蓉汇·航空航天”专场等活动,营造良好双创氛围。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进国家级、地方领军人才和其他高级人才18人以上。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全力引进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培育成都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亿元,确保规上企业研发支出不低于2.4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件以上。(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优化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市场化退出政策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落实并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围绕重点领域集聚要素资源,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建立在彭企业家定期座谈机制,畅通政企沟通对接渠道,瞄准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精准有效改善供给质量,真正为企业着想,支持企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业农村资源变资产渠道,加快重构为农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高端康养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深化财税改革,突出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综合治税,探索建立镇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二)优化营商环境。坚信优质的营商环境比金子还要珍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升干部群众“营商爱商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以主动优质的服务、热情好客的情怀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通过工业旅游、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理性认识四川石化项目,增强投资者在彭投资信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开展“大科室制”改革,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地落实,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质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促进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三)加强开放合作。新增(升级)友好城市2个,建立“海外彭州”澳大利亚工作站,依托“一带一路”加强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经贸合作,支持企业申请国际认证和商标国际注册,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5亿元。坚决落实省、成都市推进产业省内转移协同发展系列部署,持续做好对口支援黑水县工作。发挥成都北部门户功能,深度融入成德绵区域协同发展先导区。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同青羊、青白江、新都等兄弟区县的发展合作,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枢纽。(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美丽彭州永续发展的基石。重点保护提升龙门山生态涵养区,严禁生态资源无序开发,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完成160户受地灾威胁群众搬迁。深入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彭州行动,新增城市绿地10公顷以上,确保市域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更坚定的决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沱江流域彭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濛阳河、人民渠六号支渠等5条水体出境断面水质,完成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全面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开展第二轮污染源普查,强化监管执法,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动环保督察常态化、制度化。(二)更加注重城乡环境治理。以安全、干净、有序、方便为目标,高标准完善城乡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美丽彭州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达90%以上,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35%,行政村清扫保洁市场化全域覆盖。启动5个固危废处理项目和城区第二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确保成都隆丰环保发电厂建成投运。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创建,加强昌衡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设花溪村等3个“三美、四好”示范村,打造玉源村等10个“百村”容貌整治示范村。(三)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出行。全面实施公交体制改革,提升公共交通供给,完善线网规划,计划新增公交线路8条、公交车辆80台以上,逐步提高公交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支持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强化交通组织,深化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多措并举规范城市道路乱停车问题,推进城市安全、慢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为行人“保畅”、为自行车“开道”、为机动车“缓堵”,推动形成公交优先、慢行优先的绿色生活方式。(一)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三位一体”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不断扩大参保规模,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国家级改革试点,全面推广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新增日间照料中心37个。强化兜底保障,实施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提升行动,严格城乡低保动态监管,不断提高重点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比例。深化社会关爱援助体系建设,建立“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示范点12个,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省级试点。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加快构建社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将“互联网+综合服务”延伸到社区,实现对社区居民的“一门式”服务。(二)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不断提升教育优质发展水平,建设数字校园22所,培育成都市二级以上幼儿园11所,积极推进彭州中学、彭州一中建设成都市领航高中和特色高中,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群众性城市赛事活动170场以上,继续办好国际户外生态三项赛、国际斯诺克台球公开赛等文体赛事,积极打造“赛事之城”。大力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持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新改扩建村(社区)卫生室81个。搭建“健康彭州就医通”微信服务平台和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争创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8个国家级、省级卫生镇创建。(三)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启动“平安社区创建行动”三年计划,完成41个社区综治中心和30个村(社区)“雪亮”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强化和保障司法所履职,推动村(社区)法律之家建设。优化整合全市各类网格资源,加快形成全域覆盖、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加强智慧警务建设,深入开展治安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化“四项建设”,新增“天网”监控点位300个。推进信访维稳责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格涉稳风险评估,积极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系统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全面强化“四品一械”安全监管,深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我们将与时俱进,全面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中央、省、成都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站位,拓宽眼界和视野,把准工作方向。强化能力提升,认真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战略,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强化调查研究,把功夫用到下基层、察实情上,充分汲取群众智慧,广泛凝聚群众力量。始终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政府工作目标,在为民办实事上出实招、求实效。我们将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用权。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开展工作。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守住依法行政边界。大力推进网络理政,增强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服务功能,主动上网访民情、下网解民忧,走好新时代的网上群众路线。我们将廉政勤政,强化务实担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严要求正风肃纪,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规范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坚持“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理念,带头讲诚信、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政风,让崇廉尚实、勇于担当、追求精品、专注创新成为全体政府干部的共同追求。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蓝图都是实干实现的。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呼唤新作为、需要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四川省、成都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怀揣对80万彭州人民的厚重情感,凝心聚力、拼搏实干,奋力推进美丽彭州建设,为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新天府而努力奋斗!5.PPP: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10.成都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姓名:
*
电话:
*
Email:
*
留言: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admin@baidu.com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