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以8%的GDP增速,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其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也高于副省级城市的平均增速。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530亿元,比去年净增544亿元,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开栏语】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春不仅继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再一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长春经济逆势上扬、持续向好,走出了一条较快增长、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2017年,长春以8%的GDP增速领跑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530亿元,比去年净增54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358亿元,同比增长10.7%,工业增加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9%,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振兴的成就与发展,看到长春的努力与变化,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互联网信息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了“新时代新征程长春在行动”活动,诚邀全国重点新闻网站采访团,一起见证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长春的改革与发展进程。2017年,长春以8%的GDP增速,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其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也高于副省级城市的平均增速。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530亿元,比去年净增544亿元,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过去的一年,长春紧紧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由“制造”加快迈向“智造”,工业投资不断加码,大力发展高效高新现代产业……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长春经济逆势上扬、持续向好,走出了一条较快增长、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2017年,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358亿元,同比增长10.7%,长春市工业增加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工业总量稳居第九位,在东北地区先后超过大连和沈阳,居第一位。探索长春工业突破万亿大关的实现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之手’有力出击,加强对工业运行的组织调度、分析研判、预测预警和要素服务……推动工业运行高开高走,持续向好。”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勾兴涛说。2017年,全市投资完成5194.8亿元、增长11.5%,总量首次突破5000亿元,现在一年的投资比“十五”期间的2倍还要多。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10%和14%,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长春市工业投资额居第3位,在东北三省4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居首位。“2017年,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达到13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13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61个和28个。”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长者说。在这些亿元项目中,不乏各个领域中的拔尖企业,比如京东、阿里、科大讯飞、华为等。2017年,长春市七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2493.9亿元,增长8.8%。汽车产业仍然是长春的支柱产业,全年汽车产量276.9万辆,增长9%;汽车销量271.1万辆,增长9.5%。一汽-大众长春奥迪 Q工厂焊装车间,偌大厂房却看不到几个工人,清一色的各类机器人作业。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汽-大众目前最先进的焊装生产线,其高自动化率,整个车型将经过400台机器人的工序处理,可达到更高精度的车身尺寸及更稳定的质量状态。涂装车间,车身喷漆流程均由60台身着白衣的机器人完成,其智能程度让人感叹。据了解,原本这样的生产线需要1000人操作,设置了70台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改造后,仅需200人左右。近两年,长春将“智能制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2016年底,长春市成为国家“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长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构建“5+3+N”顶层设计架构;滚动实施555个“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启动实施10个智能化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和50个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制定出台打造千亿级产业的指导意见……2017年,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上,长春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5.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7.5%,生物及医药产业同比增长18%,“长春制造”正加快迈向“长春智造”。2017年,长春深入实施“一二四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为目标,着力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推动长春由“跟跑”向“领跑”跨越。2017年,长春新增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61户,是2016年的3.9倍;197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2016年的2.7倍;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达到119户,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荣德光学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编码器和高精密联轴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是典型的科技“小巨人”,总经理倪国东称,荣德光学在全国的各大行业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销售市场,并在德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和销售平台。在国内速度和位移类传感器行业中,荣德光学技术处于一流的领先地位。公司设有独立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11人,每年科技活动经费、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2017年公司年产值能达到4000多万元,预计三年后突破1亿元。在2017年,公司利润和营收都实现了40%的增长。” 倪国东说。荣德光学所在的长春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集聚了本市光电、智能制造创新性中小企业,并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集群。2017年,园区落位了项目24个,其中17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省级技术研究中心,3家三板上市企业,园内企业拥有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017年,长春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客复兴号新一代高铁上线运营,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卫星达到8颗。2017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周衍表示,在传统产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的迅猛崛起,有力弥补了传统产业的缩减之势,2017年 “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超过500亿元,过亿元的企业预计达到150家。2017年,长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满欧”班列货运量快速增长,中欧班列实现首发。长春国际港的正式开通,有力地推动了长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把更多的“长春制造”运向全世界。(顾然)